全國愛肝日:肝病的老大哥,甲肝為何如今卻并不常見,需了解
每年3月18日是全國卻并全國愛肝日。
曾經何時,愛肝我國一度都被稱為“乙肝大國”,日肝幾乎每10個中國人就有1個是病的不常乙肝攜帶者。
不過隨著我國對乙肝疫苗大力普及以及乙肝疾病宣傳,哥甲肝我國也終于在2020年摘掉了乙肝大國的何今帽子,得到世衛組織的見需解高度贊譽。
但事實上,全國卻并除了乙肝,愛肝還有不少乙肝的日肝兄弟姐妹,畢竟肝臟疾病是病的不常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就有一個肝病的哥甲肝老大-----甲肝。
甲肝,何今其實并不多見
對比乙肝而言,見需解甲肝這個老大哥就比較低調,全國卻并之所以被稱為肝炎之首,是因為它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一旦遭受甲肝病毒感染,患者通常表現為急性肝炎發作,比如容易疲勞、食欲下降、腹瀉、惡心等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黃疸。
曾經何時,甲肝由于具有高傳染性,在我國甚至還留下一段慘痛的歷史:
1988年,上海爆發大規模甲肝疫情,全市5.5萬張床位迅速爆滿,一共有310746人發病,死亡31人。
甲肝的臨床表現,具體有哪些?
臨床調查數據顯示,甲肝分為潛伏期,發病期和病愈期三個階段,在潛伏期初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但潛伏期的最后10天時間,患者往往會有消化不良,厭食,積食,黃疸等癥狀。
而處于發病期最為典型的表現為發熱、胃寒、惡心、嘔吐,一般情況下這種表現通過有效的治療便會緩解。
病愈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極的治療,以及自身免疫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肝臟逐漸回縮,肝功能恢復至正常狀態。
不過因為這一時期肝臟還沒有完全健康,抵抗力比較弱,所以仍舊得做好防護的措施,以防再次感染。
甲肝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從醫學的角度分析,甲肝病毒屬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傳播途徑包括糞—口。
不僅如此,甲肝的傳染性非常之強,水源以及食物都是導致甲肝傳播的方式。
甲肝病毒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進入人體后先在腸道內繁殖,隨后進入血液引發病毒血癥,這一過程大概持續一周左右的時間,而且在整個期間,肝細胞會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傷。
作為一種急性傳染病,甲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前面所提到的1983年以及1988年上海爆發甲肝,都是由于食用被糞便所污染且未煮熟的毛蚶而引發。
預防甲肝,咱們需要做好哪些?
隨著人們對甲肝的認識加深,以及甲肝疫苗的應用,目前甲肝病毒患者并不多見。
在日常生活中,咱們需要做好哪些預防事項:
1、切斷傳播途徑
甲肝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此咱們需要切斷傳播途徑,尤其是暴雨或雨季之后,患者的唾液,糞便容易隨著雨水污染到周圍的環境。
為了防患于未然,保證飲水的安全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如果食物被污染水源處理過,切勿繼續食用,最后就是避免吃沒有蒸熟的瓜果蔬菜以及海鮮。
2、接種甲肝疫苗
截至目前為止,接種疫苗是防止甲肝找上門來的主要措施。
尤其是易感人群,建議盡快到醫院注射疫苗,同時還得了解疫苗有沒有起到效果,如果有了失效的表現,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避免病毒入侵體。
3、保持好的生活環境
如果身邊有人被確定為甲肝患者,必須要清潔生活環境,并且對生活用品進行消毒,同時將患者單獨隔離在安全的場所內。
若家人患有甲肝,還需要保證餐具的衛生,吃飯時候最好分開就餐,或者使用各自單獨的餐具,同時定期煮沸消毒患者使用過的碗筷。
近年來,社會不斷加強公共衛生的改善、甲肝疫苗的應用以及食物衛生處理的重視,甲肝目前也就零星小范圍流行或者散發。
面對這種肝病,咱們無需過多恐慌,但同時也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時接種甲肝疫苗。
當然,食物還需要徹底煮熟,這樣才能避免“甲肝口入”。
所以,還敢再吃生腌嗎?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