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寧鐵路:重塑閩東北與浙西南時空格局

“周寧有鯉號”動車在福州首發 李何穎 攝
東南網10月12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 葉伏國 張夢媛)今年7月1日起,衢寧衢寧鐵路正式開行“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鐵路往返于衢州與福州,重塑并經停政和站、閩東松溪站。西南與傳統普速列車相比,時空該動車組列車具有更快、格局更安全、衢寧更舒適等優點,鐵路因通體涂裝以綠色為主,重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綠巨人”。閩東
衢寧鐵路“綠巨人”動車組的西南開通運營,將松溪的時空湛盧神韻、政和的格局白茶清韻、屏南的衢寧廊橋水鄉、周寧的云海奇觀與松陽的古村落等串珠成鏈,更為高效整合閩浙邊七縣(市)旅游資源,加速區域文旅產業融合、一體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020年9月27日,衢寧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我省松溪、政和、屏南、周寧等地自此告別不通鐵路的歷史。這條鋼鐵巨龍宛如一條金色紐帶串聯山海,開啟了福建區域發展的新篇章,在時代卷軸上書寫共富答卷。
“詩和遠方”觸手可及
衢寧鐵路沿線,山川秀美,峰巒起伏,旅游資源星羅棋布。
此前,這些絕美的大自然恩惠因山海阻隔、道路難行而“深藏閨中”,少有人識。衢寧鐵路開通后,一列列鋼鐵巨龍呼嘯前行,掀開了一處處如畫美景的“紅蓋頭”。
作為衢寧鐵路入閩第一站,松溪縣位于閩北與浙南交界處,是一座詩畫交融的閩北山城,擁有獨特的生態景觀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衢寧鐵路通車后,極大縮短了松溪與浙江、江西及沿海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有效輻射并帶動當地文旅經濟發展。如今,外來游客通過列車可實現“快旅慢游”,有更多時間沉浸式體驗當地人文風情。

游客在松溪縣梅口埠景區中游玩。 松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南平松溪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梅口埠內,游客們三三兩兩漫步于百年樟樹下的碎石小路,聽流水潺潺,看白鷺齊飛,盡享悠閑時光。“出行旅游,交通是最關鍵的一環。鐵路不僅讓松溪人更容易走出去,也讓更多外地游客輕松走進來,進一步推動松溪文旅產業發展。”松溪市民陳女士高興地表示。
為充分挖掘鐵路沿線的旅游資源,今年7月16日,閩浙邊文旅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政和舉行。該聯盟以衢寧鐵路“綠巨人”動車組開通為契機,會聚閩浙兩省三市七縣(市)的相關負責人和百家旅行商代表,共謀區域文旅協作新篇章,推動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

政和縣石圳灣景區航拍全景 郭斯杰 攝
在此推動下,南平政和縣成為外地游客避暑游、研學游的熱門目的地。“這個暑假,石圳灣景區的游客量明顯增加,截至目前已超3萬人次,周末單日客流量約700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一半以上。”石圳灣景區游客中心副總經理范海霞介紹,暑期以來,借助閩浙邊文旅聯盟聯動、“暢游閩浙邊”小程序引流及“迎賓客”獎補政策,政和各景區游客量持續攀升。
隨著閩浙邊文旅協作機制的持續完善,衢寧鐵路這條鋼鐵動脈日益成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引擎,不僅重塑了閩東北與浙西南的時空格局,更通過深度融合“交通+旅游”模式,為沿線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新老產業比翼齊飛

在周寧縣站前工貿科技園寧德匯有科技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在操作著設備。陳義冰 攝
南平政和縣是中國白茶之鄉。在宋代,政和已成為重要的北苑貢茶主產區,現有茶園總面積11萬畝。因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包括白茶在內的政和優質特產一度銷路受限。衢寧鐵路的開通,讓政和的“尋茶之旅”更加通暢、便捷。鐵路運輸的穩定性和高效性,也為白茶企業開展電商業務提供有力保障。
寧德曾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衢寧鐵路的開通填補了鐵路網中閩東北、浙西南地區的空白,成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能。
近日,在寧德周寧縣站前工貿科技園內,現代化的標準廠房鱗次櫛比,前期落地的項目建設正酣,工人在車間里忙碌生產,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衢寧鐵路通車結束了周寧沒有鐵路的歷史,也打開了通江達海快捷通道。交通破局,使周寧的區位優勢悄然變化。縣里抓住衢寧鐵路通車的良機,積極招商引資,打造周寧縣站前工貿科技園。
在周寧縣,站前工貿科技園依托衢寧鐵路和毗鄰上汽寧德基地區位優勢,積極承接新能源等新興戰略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園區計劃建成綠色循環經濟、先進裝備制造、倉儲物流、商貿服務等產業,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科技競爭力強、服務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優良的科技產業園。
目前,園區已吸引寧德匯有科技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入駐,涵蓋汽車零部件、鋰電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門類。這些新興產業的入駐,不僅為當地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
“港通天下”成為現實

航拍衢寧鐵路連接線——寧德陸港鐵路專用線。陳建平攝
衢寧鐵路是國鐵I級客貨共線單線電氣化鐵路,功能定位為客貨兼運。作為寧德港口后方鐵路,衢寧鐵路成為寧德連接浙西南、贛東北等地區以及武漢等城市最便捷的集疏運通道。
作為福建省第一條由地方自主投資建設的鐵路專用線,寧德北站陸港鐵路專用線與衢寧鐵路同步開通運營。該線路毗鄰世界級深水港三都澳,沈海、福寧、寧武、寧古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會,具有公鐵海“三位一體”的多式聯運先天優勢,是寧德市對接海上絲綢之路,北承南聯、西進東出的重要物流樞紐。
寧德市交投物流集團董事長羅巧華介紹,占地面積約25.7萬平方米的寧德陸港鐵路專用線,擁有6條到發線、2座汽車雙層裝卸平臺、2條商品汽車專用線、1條集裝箱貨物線,具備運價低廉、運量充足、時效性強、綠色環保等“公轉鐵”“海鐵聯運”優勢,已成長為寧德走向世界的重要運輸平臺。
作為衢寧鐵路的連接線,這條鐵路專用線為“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提供物流服務,延伸企業產業鏈,豐富陸港新業態,為寧德市構建“港通天下、物暢其流”的大平臺、大通道打通關鍵一環。
截至今年7月,寧德北站陸港鐵路專用線已累計發運商品車251773臺,主要發往武漢、上海、西安、蘭州、昆明等25個城市,并出口英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多國。
穿山達海通江的衢寧鐵路,改變了閩東北山區縣的區域定位,促成閩東北與浙西南通過鐵路正式“牽手”,讓文旅產業蓬勃發展,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讓新興產業落地生根,讓區域協作更加緊密,也為沿線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提供了新通道、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