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寧萬里行:從嶺南到喀什,廣東牛仔的新征程
開欄語:嶺南服飾兼具地域特色與多元文化精髓,憑借強大的什廣產業集群與前衛的設計享譽全球。8月15至19日,丹寧到喀東牛“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廣東紡織服裝走進新疆專場推介暨粵貿全國(喀什)對口支援經貿交流活動將在喀什舉辦。行從新征即日起,嶺南南方農村報推出《嶺南衣·秀新疆》策劃,什廣看嶺南時尚之風如何與新疆多彩風情共舞,丹寧到喀東牛共繪絲路繁華新圖景。行從新征
當人們談起牛仔,腦海中總會浮現出《荒野大鏢客》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冷峻的什廣身影,或是丹寧到喀東牛《黃石》中主角團們策馬揚塵的颯爽英姿。這種起源于19世紀美國西部的行從新征“丹寧”服裝,在20世紀70年代末傳入我國,嶺南現已成為幾乎人手一件的時尚單品。
《黃石》劇照。
如今,我國已成為全球牛仔面料第一大生產國,年產量超25億米,占全球市場份額40%以上,產值超50億美元。其中,廣東以“世界牛仔看中國,中國牛仔看廣東”的絕對優勢,占據全國60%以上的產量和超千億產值,形成了領先全球的產業集群。
新塘鎮:全球約1/3牛仔褲產自這里
廣州增城新塘鎮是聞名全國的“中國牛仔服裝名鎮”。1979年,廣州增城新塘鎮的第一家牛仔制衣廠誕生,承接香港制衣企業的代工業務。隨著代工業務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新塘制造牛仔褲,使新塘逐步成長為全國牛仔服裝產業鏈最完善、年產量最大、產品系列檔次最齊全、貼牌生產以及出口最大的牛仔服裝集群基地。這里形成了覆蓋紡紗、染色、織布、洗水、制衣的完整產業鏈,除棉花種植外的所有環節均可在30公里半徑內完成。業務巔峰時,全球約每3條牛仔褲,就有1條來自新塘;全國60%以上的牛仔服裝出自新塘;全國出口的牛仔服裝有40%來自新塘。
西樵鎮:用一匹布丈量世界
佛山南海西樵鎮是“中國面料名鎮”。西樵人善紡織,除了生產傳統的香云紗、絲綢等產品,西樵的牛仔面料更是聞名中外。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西樵紡織業發展形成全國最大的化纖布匹批發市場,打造出“千家廠、千家店、萬臺機、億米布”的龐大產銷規模,阿瑪尼、李維斯等國際大牌的面料訂單紛至沓來。
西樵“黑燈工廠”。
均安鎮:用設計重構產業基因
廣東佛山順德區均安鎮牛仔服裝產業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第一件牛仔服裝、第一家民營牛仔服裝廠均產生于此。現如今,均安鎮成為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基地之一,年產值超60億元,年產牛仔服裝1億多件。這個常住人口不足10萬的小鎮,如今擁有1100多名專業牛仔設計師,形成了具有完整產業鏈的牛仔產業集群和人才生態。2024年,均安牛仔首次以自主品牌亮相米蘭設計周,將李小龍功夫元素與牛仔工藝結合的“中國藍”系列驚艷全場,單季訂單突破500萬件。
均安牛仔。
中山市:從舊工業棚到現代智造園
中山的大涌鎮和沙溪鎮是中山牛仔制衣廠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其中,大涌的牛仔產業更是以快速出貨聞名,產品主要是內銷和貼牌。在這片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縫制出的牛仔服裝超過3億件?。中山牛仔產業從面料織造、漿染、裁剪到成衣加工全環節覆蓋,尤其是大涌鎮,其洗水工藝居國內領先水平,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地。
中山牛仔服裝城。
8月15-17日,廣東牛仔產業將北上新疆,參加“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廣東紡織服裝走進新疆專場推介暨粵貿全國(喀什)對口支援經貿交流活動。這些流行丹寧將和新疆特色服裝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敬請期待!
撰文:嚴秋璠
設計:莫淑霞
圖片:源自網絡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