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半的中國成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是否肥胖,可以參考哪些方法?
#中國超一半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近日,超半超重國家衛健委頒布了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國成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超過半數的人存成年居民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現象。
雖說目前我國居民營養狀況與體格明顯得到改善,或肥居民總體身體活動量卻逐年下降。胖否
其中6歲以下兒童以及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0.4%和19.0%,肥胖法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 34.3% 和 16.4%。可參考方
顯然,超半超重肥胖依然是國成我國重大的健康問題。
人一旦胖起來,人存等于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目前,或肥醫學界都認為為肥胖癥是胖否一種慢性疾病,當機體內的肥胖法脂肪細胞數量和體積超過正常水平后,就可以判定其為肥胖癥。可參考方
肥胖癥患者會表現出體重偏重、超半超重心悸、盜汗等病癥,如果不及時減肥的話,就會使體內的血壓,血脂飆升,容易使機體出現急性病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超過8成的2型糖尿病與肥胖有關,同時肥胖還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導致引發血管內皮損害、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心臟損害等疾病傷害。
另外,肥胖人患上各種癌癥的更顯要比正常人高,肝癌、乳腺癌、胃腸道癌以及前列腺癌等,同時還會引起脂肪肝、皮膚病變、哮喘甚至是勃起障礙等疾病。
肥胖可謂是多種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人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肥胖?可以從這4點入手:
第一,身體質量指數
身體質量指數的高低可以作為衡量肥胖的一個標準。其公式為: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在計算身體質量指數時,應先將個人的身高體重測量出來,如果你的身體質量指數超過了30,就說明你屬于肥胖人群。
如果你的身體質量指數已經超過了30,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進行調理,改掉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就可以起到減重的效果。
按照肥胖判斷標準:我國成年人的BMI居于18.5-24則屬于正常水平,大于24屬于超重,大于27.5屬于肥胖,而32.5-37.5則屬于中度肥胖,以及大于37.5屬于重度肥胖。
第二,標準算法
標準體重算法是一種簡便的計算標準,只需要用自己的身高減去150,得到數據的絕對值就是標準體重。
只要你的體重和標準體重相差不大,就說明你不屬于肥胖人群。
倘若體重值遠大于計算值,就說明你屬于肥胖人群。建議及時開展減肥工作,盡快讓自己的體重達到正常水平。
第三,腰圍
很多人都會發現,身體發胖后,先胖的是肚子。
這是因為我們在走路或者跑步時,主要用的是四肢的肌肉,在此過程中,腰部的肌肉得不到鍛煉,就會導致脂肪大量堆積。
如果你的腰圍超過了正常標準,就需要進行一定的鍛煉。
對于男性來說,健康的腰圍標準應該在95厘米以下,對于女性來說,正常的腰圍標準應該在80厘米以下,一旦超過了正常標準,就說明你已經步入了肥胖人群的范圍。
第四,臀腰比
對于男性來說,腰臀比超過0.9的屬于肥胖人群,對于女性來說,腰臀比超過0.8的,屬于肥胖人群。
想要測量出自己的腰臀比,只需要對自己的腰圍和臀圍進行測量,將二者相除,就可以得到腰臀比。
當然,這些辦法也并非是絕對性,要想判斷自己是否肥胖,還可以結合專業的儀器設備,從而測量出自己體脂率、肥胖率等。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胖”的對立面并不是“瘦”,而是“健康”的對立面。
因此,我們需要注意,過瘦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若BMI低于18.5后,死亡率也會徒增。
所以,減肥咱們還需要講究科學,不胖不瘦才是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