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D.2 all到ID.Polo,大眾品牌高層解讀更名原因
導讀:“純正的從I層解大眾汽車”,這是到Io大讀更大眾新品牌命名策略的首要原因。
(文 / 觀察者網 周盛明 編輯 / 高莘)
在剛剛落幕的眾品慕尼黑車展上,到中國履新不足100天的牌高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齊澤凱與觀察者網展開一場對話。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齊澤凱 觀察者網
此時正值,大眾汽車品牌剛剛在車展上亮相新ID.Polo與ID.Polo GTI偽裝車、從I層解全球首秀緊湊型純電SUV ID.CROSS概念車,到Io大讀更以及展出其售價約2萬歐元的眾品入門級車型ID.EVERY1,這預示2026年該品牌產品大年的牌高即將開啟,同時,名原隨著車型矩陣的從I層解完善,大眾品牌全新的到Io大讀更命名策略也浮出水面,而ID.Polo這款車是眾品率先采用這一策略的車型。
ID.Polo、ID.Polo GTI偽裝車與ID.CROSS概念車 大眾汽車
齊澤凱即是名原向觀察者網解讀大眾品牌采用這一經典車名稱為新能源車命名的原因。
對大眾品牌來說,2026年是無比重要的一年,它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諸多新產品的推出,更加體現在大眾前三年在中國市場針對智能化、電動化的布局是否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
齊澤凱表示,他很感謝同事們在前三年圍繞“在中國,為中國”所作的努力,目前,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已經擁有3000名工程師,專注于軟件開發、自動駕駛算法,以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支持此進展的是大眾在中國通過旗下軟件公司CARIAD中國,與中國企業地平線、小鵬汽車的合作。
大眾汽車(安徽)研發中心 大眾安徽
這些工作,都為2026年全新產品矩陣的推出做好準備,而齊澤凱未來的主要工作也主要聚焦于此。大眾在對外公布的信息中說,品牌的新方向是基于“純正的大眾汽車”這一理念。齊澤凱對觀察者網表示,全新的產品矩陣都將更加滿足中國消費者對前沿技術、智艙設計,以及價格的需求,同時,這些產品也將更符合大眾的基因,即對安全性、可靠性和駕駛樂趣的保障,而成本在大幅降低。
“純正的大眾汽車”,這是大眾新品牌命名策略的首要原因。在與齊澤凱對話其間,大眾“核心”品牌集群產品管理及戰略負責人葛皖鏑對觀察者網表示,新的命名方式也是基于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對大眾品牌深刻的認知,而該命名也體現大眾對不同市場需求的滿足,即一款車型有不同的動力方式產品。
具體到中國市場,齊澤凱認為,新命名策略對2026年的產品攻勢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大眾在中國有三家合資公司,產品矩陣覆蓋廣泛,因此不能從命名上給消費者造成困惑。他們認為,采取用經典車型命名電動化產品,不但利于傳遞“純正大眾”的概念,也有利于消費者對不同細分市場產品矩陣的認知。
ID.Polo、ID.Polo GTI偽裝車 大眾汽車
而這種認知,不但針對面向年輕消費者的推廣,更有利于對大眾在中國5000萬保有量背后用戶的推廣。齊澤凱對觀察者網說,在中國再次購車的消費者已經占到整體購車人群的60%,這些消費者已經擁有完整產品生命周期的體驗。他認為,這將有利于大眾發揮優勢,其在中國已經發展40多年,在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服務上具有優勢。
所以,齊澤凱表示,大眾也會通過數字化,特別是人工智能工具,利用好大眾在中國市場積累的數據,“這其中涉及到對車輛功能表現的驗證與理解,也為我們的新方案展開很多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更好地融入中國的生態系統,打開和其他生態系統對接的大門”。
而面對日益獨特的全球不同區域市場對跨國公司的挑戰,葛皖鏑表示,大眾的模塊化平臺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而在中國市場,我們可以將不同方案中最好的部分結合起來,投入中國市場。
大眾汽車集團媒體之夜2025現場 大眾汽車
從本屆慕尼黑車展上,大眾品牌的概念車來看,未來大眾品牌的車型將是更加簡潔的,它體現了一種技術的直觀性,更易操作。齊澤凱將這歸納為“技術美學”。雖然履新不足100天,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他就已開啟在中國的工作,負責戰略與產品方面。他表示,除了技術外,中國消費者對汽車設計也非常在意,因此,他們在造型上也做了很多工作,這也體現在今年上海車展上各個合資公司的概念產品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